第一影音
狗醫生小花生在13年的志工生涯裡有9年在「愛智發展中心」服務,每一次的見面他都以最熱誠的「愛」陪伴愛智的師生,謝謝台灣狗醫生協會和小花生爸爸、姊姊、小花生。你們是愛智師生們最難忘的回憶!
你認識困難嗎 困難非常清楚你的底限 困難非常了解你的弱點 因為你和困難朝夕相處 心智障礙的孩子 讓它見識了堅強 透過不斷的練習 再練習 學會生活中許多重要的「小事」 讓困難 變得微小… ------------- 欣怡 5歲 重度發展遲緩幼兒 一歲時無法行走、無法用手玩玩具 四年來,經過第一社福的早期療育 已能獨自行走、吃飯及投球 第一基金會邀請您 一起出力 讓心智障礙,不再成為他們人生的阻礙 ------------------------------------------------------------------------ 運動家的精神 在第一社福附設的10個機構中,有許多像像欣怡一樣的發展遲緩幼兒,他們每天跟著教保老師、治療師為他們設計的課程,努力不懈、默默地練習再練習,只為了突破自己的極限,讓自己多跨出一步或是學會生活自理的技能,他們就像運動員一樣,有著令人敬佩的運動家精神。 回首40 愛是第一 民國69年,「第一」的出現告訴家長有把孩子關在家裡束手無策之外的選擇,在適當的特殊教育方法支持下,讓癱瘓在床的孩子變得可藉助輔具「坐好」或「站好」,或是晃晃的走路,有些則進入大學,有些進入職場。40年來照顧約24,805名中重度心智障礙大小孩子,若是加上社區服務方案,第一社福在台灣已經服務數十萬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 在生命的歷程中,無論一般人或是發展遲緩兒,都會面臨各式的困難跟挑戰,許多像欣怡這樣的孩子經過早療後,從無法開口、走路,進步到開口說話、扶走或是靠輔具走路,甚至放手自行邁步走路,也有能進入普通幼兒園就讀,追上一般幼兒發展。透過早期療育能為遲緩兒彌補生命的缺口。
撐過每一次練習、克服每一段挫折 用盡全身的力氣,哭過、痛過,卻從沒放棄過 他們不為紀錄、不為偉大 只為有一天 能像你一樣獨立行走、吃飯、生活 僅以此片,向每一位心智障礙者致敬 ———————————————————— 第一基金會邀你一同出力 讓心智障礙 不會成為他們人生的阻礙
拍攝團隊在進入動物中心、看著阿欽工作的樣子的時候,都想著,我們有沒有找錯人?眼前
每天的工作,對你來說,只是為了生存,還是也有理想的寄託?
在第一工作兩年的王志玉,擔任總務的她,不同於專業社工,直接與學員接觸並不是他的工
小崢在成年之後,進入了團體家庭生活,唯一的一個親人,是妹妹小如,但他們卻曾經分開
維基百科上這樣描述唐氏症的人格特質:「...總體上均性格開朗、熱愛音樂、直率樂觀
第一次見到阿台,看起來就像是個有點憂鬱、酷酷的尋常的大叔。重度智能障礙的他,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