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門縫裡看早療~記錄敲了3年終於打開心門的社區家庭服務故事

從門縫裡看早療
~記錄敲了3年終於打開心門的社區家庭服務故事~

文:臺北市信義南港早療社區資源中心/方案社工督導 邱郁臻
-->了解早資中心的服務<--


初次聯繫時可感受到電話那頭媽媽的緊張、焦慮和防衛,對於早療社工的詢問都是我的小孩年紀還小還不打算要上課,他發展得很好只是比較少說話,想要約到家裡拜訪也是委婉拒絕,甚至急切地想要掛斷電話,在社工多次溫柔聯繫並表明來意的狀態下媽媽終於答應可以到家裡看看孩子。

一到門口按了電鈴,約莫等了10分鐘才開門,門終於開了卻只有那麼20公分的小縫隙,探頭出來的人是行動緩慢的奶奶,卻告知媽媽和孩子在房間,請奶奶知會媽媽早療社工到了,仍舊等約10分鐘才看到媽媽和孩子走到客廳,客廳擺設是整齊的,但環顧四週並無玩具給孩子玩,只有開著一盞微弱昏黃的小燈,搭配著陽台中的陳放已久的紙類回收物所散發出來的氣味,總是讓人有種頭昏的感覺。

過程中媽媽像預錄好的廣告聲音不斷重複著,孩子還小還不用上學,他只是聲音比較少但也有一點擔心,在透過早療社工與媽媽說明早資中心可以提供專業諮詢服務,與照顧者討論親職知能及如何發揮親職技巧運用於生活情境中的互動,媽媽終於答應了,好不容易等到治療師到家裡的日子,探頭開門的依舊是奶奶,但媽媽和孩子卻不見人影,透過奶奶聯繫才得知媽媽帶孩子外出採購,短時間無法回到家裡。

經過了一次失敗經驗,早療社工先試著與家中其他成員了解對孩子發展表現的看法,爸爸認為也有朋友小孩3歲才會說話,所以可以不用急著去評估和上課,原本媽媽告知有安排到醫院的評估且醫師建議先上療育課就好,也告知早療社工若中心有辦活動一定要通知他們報名,沒想到協助連結的療育及活動資源都未如期使用,反覆不定及防衛、思考跳躍的態度對於早療社工是一大挑戰。

今年孩子將滿5歲了,當早療社工提醒媽媽明年孩子是得面臨入小的生活,媽媽還反問不是應該是滿7歲才讀國小嗎?在不斷說明現在教育體制規定及鼓勵、邀請媽媽帶孩子外出體驗入幼兒園生活,媽媽第一次才真實看到孩子在團體中的表現有太大的不同,只是重複著老師的話語,且媽媽對於其他工作人員的問候都會呈現「無感」狀態,在每次諮詢前,早療社工與老師、督導都要多次沙盤推演如何讓媽媽可以理解幼兒發展的重要性及卸下心房說出自己想法,深怕一個不經意的說詞會影響媽媽帶孩子外出的意願及退縮,經過幾次諮詢及參與活動後,媽媽會主動說出在家近況及現在為孩子安排哪些外出活動,例如:住家附近親子館、百貨公司遊戲樓層..等,若遇到臨時有事或到中心參加活動過程中都會依時且主動告知動態,加上早資中心所安排的專業諮詢老師與案母為同鄉,在互動中更貼近及有話題,早資社工也因著有社區鄰居分享的教、玩具而轉送給媽媽,讓孩子的生活經驗更豐富。

雖然現在媽媽參加諮詢服務前還是會問為什麼要來?是要來討論什麼?但也發現媽媽對於工作人員也會主動表達關心及問候,每次結束諮詢後都可感受到媽媽的努力及想法,臉上表情多了笑容及柔軟的線條,肢體動作也不再那麼僵硬,語速可稍微放慢,在孩子身上也看到語言能力上的進展,從語詞到簡單5-6個字的完整句子,會主動表達,雖起步得晚,但因著媽媽的調整,我們知道孩子的發展將會是潛力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