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心智障礙者權益的手 作者/Winnie Liu

張老師攝影於第一小樓

回國後臺灣特教仍在原地踏步


雖然時間久遠,但已從第一社福第一線退休的創辦人之一張培士女士仍印象深刻,她出國唸書的那一年(民國51年),臺灣剛於臺北市的中山國小成立全國第一個啟智班,當時入班的孩子多為輕度及現在看來只是學習遲緩的孩子。


13年後張老師回國,那13年間她不只完成了特教專業的學業,還分別在美國兩間公、私立機構教了7年書,她的美國學生都是所謂的心智障礙者,年紀最小3歲最大到21歲,而且很多都是中、重度的心智障礙者,甚至極重度的孩子也有,因為在國外見多了這樣的孩子,回到臺灣張老師最訝異的是--怎麼過了13年,臺灣對於心智障礙者的教育還在原地踏步?

學校啟智班依舊只收教育界認為「可被教育」的孩子,中重度的孩子依然無法進入學校甚至是社會,其中還有很多孩子被放在只有收容照顧而無訓練的機構,當時臺灣也沒有任何學校或是機構針對這些中重度的心智障礙者進行教育訓練。她曾問過當時執掌教育相關的政府官員,為何學校不收中重度的孩子?對方認為,「擦屁股」不是老師的工作,但張培士老師覺得「教會學生自己擦屁股」就該是老師的工作,讓孩子透過教育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也應該是教育的一環。

在一次聚會上,張老師認識了同在美國進修回國的賴美智老師,因為賴老師也有在美國服務心智障礙者的經驗,兩人對於「臺灣中重度的孩子去哪了?」都有一樣的疑惑,理念一拍即合的她們決定合作,一起把臺灣中重度孩子的受教權找回來,於是和曹愛蘭老師一起創立第一社福的前身第一兒童發展中心,並請柴松林教授擔任董事長一職。

幫助弱勢生命,只是「該做的事」
當時他們集資60萬,買了一輛二手九人座的車子,找了一個位於地下室,原本當乒乓球教室的空間,就這樣開始進行服務。那年代沒有智慧型手機,所以也無法使用社群網路宣傳,不過即便如此,靠著醫院醫生的轉介,三個班到年底就招滿近30位的學生了,加上很多家長看到第一兒童的訓練效果,越來越多人找上門希望能幫忙訓練自己的孩子,為應付與日遽增的需求,基金會換了好幾次地點,空間也越換越大才得以容納越來越多的學生。

張老師認為,第一社福能有這麼好的口碑,主要是因為以專業為訴求,第一社福成立專業團隊為每個學生制訂個別服務計畫(IEP/ISP),而非以套用模式的方式對待每個孩子,因為效果好,還有學校啟智班的老師希望能來索取第一社福的教材或相關講義,好利用在教學上面,之後成立的類似機構也都沿用了此一方式來照顧心智障礙者。

第一社福為心智障礙者服務的堅持逐漸得到政府的重視,首開先例與第一社福合作第一間公辦民營的機構,之後我們也向社會大眾證明了中重度的孩子是可以被教育的,甚至在學校尚無能力接受中重度孩子時,代替學校承辦啟智班,這些種種都為日後中重度孩子進入校園接受教育鋪陳好了道路。

當初成立第一社福的時候張老師並沒有想太多,中途即使遭遇到困難她也沒想過放棄,對張老師來說,她只是「做該做的事」,更何況連外國孩子都能教了,教自己國家的孩子又有什麼難的?幫助弱勢生命活得有價值的同時,也會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有價值──這是張老師的信念,也是她希望在第一社福服務的大家都能明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