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莓們的無厘頭老師

小草莓們的無厘頭老師
作者:第一兒童發展中心 魚仔

除了歡樂還要懂得如何讓孩子們笑
第一社會福利中心附屬的第一兒童發展中心中,有草莓、西瓜、香蕉、蘋果和橘子班,而我是草莓班的教保老師,草莓班的老師都很幼稚、很無厘頭,常常也會自帶「笑果」,我們有著數於草莓班的獨特幽默氣息,只要你走進草莓班,相信一定可以感受的到這份歡樂。而營造歡樂的氛圍卻是草莓老師必備技能之一。

為什麼呢?因為我服務的班級是腦性麻痺班級,是一個以肢體障礙孩子為主的班級,是一個孩子連簡單的抬手動作維持,時間長度都需要從「秒」來開始練習的班級──班上很多孩子已經三、四歲,卻連基本的坐好、站好、走好都不能,為了幫助這些孩子能坐能站能走,我們落實引導式教育,將復健放入日常生活當中,譬如說用聲光音樂吸引孩子抬手、邁步……對於肢體障礙的孩子來說,很多人從出生幾個月以後就開始頻繁進行乏味、無趣又痛苦的復健課程,為了讓他們可以更樂於接受復健,我們才會透過音樂、生動教具、老師的無厘頭搞笑……等,各種方法的引導來讓復健活動變得好玩、開心並且有趣,「玩」永遠可以讓孩子不覺得累,而這一切為的是讓孩子們可以在愉快的氛圍下學習並獲得訓練,引導式教育的精髓所在也是在此。

班上老師們常常稱個案為小草莓,在工作日常中,我和我的同事都很喜歡用相機記錄下小草莓的點點滴滴,有時候拍下小草莓努力復健的樣子,有時候拍下課時間玩玩具的樣貌,有時候拍下被老師幼稚惡整的無奈……,這些課餘的記錄只是想記下和小草莓們努力的樣子,我們也都會在拍完之後與小草莓分享,讓他們能夠看見自己很棒、很優秀的一面,比起總是聽老師說「哇~你站的好挺喔!」,實際看到自己的表現看到反而更有真實感,也更能理解老師所說的意思,進一步產生自信,而這個動作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小草莓愛拍照的習慣,甚至有的小草莓非常機靈,一看到相機就會馬上對準鏡頭,也有的小草莓還會自己擺出不同的pose讓老師拍攝,有時候要做一項對小草莓可能頗具難度的復健動作練習時,他們也可能會開心的要求老師幫他們拍下來,老師們也曾利用手機的自拍功能,吸引小草莓低頭看老師期望他注意的地方,長期的潛移默化下,攝影已經成為小草莓們最佳的增強物與鼓勵了。
草莓班的三位老師雖然很常互相吐槽、鬥嘴、陷害……,但是,不論你是小孩、家長、實習生亦或是志工,我們就是可以讓進到草莓班的大家可以很自然的融入,成為我們草莓家族的一員,這就是草莓班的魔力。

有顆熱忱的心,什麼苦都不怕
我的父母是我這一路從開始工作到現在這段過程裡最佳的見證人,一路上看著我回家總是很疲累卻還要製作教具,利用假日休息的時間再去研習進修,曾經也為了找到適合學生操作的教具而東奔西走;腦麻的孩子會有肌肉張力的問題,在高張的狀況下幫孩子做復健,由於肌肉緊繃,四肢僵硬不好彎曲,老師往往需要用到全身的力氣才能幫孩子做復健動作,長久下來肌肉痠痛已經是家常便飯,為了舒緩痠痛三天兩頭跑中醫診所針灸再包紮的跟麵龜一樣的回來快要變成常態,回想過去還曾經有一段時間和班級的同事一起在中醫診所打卡,一起上傳不同部位的針灸照,數算彼此紮了幾針竟是我們的樂趣,但是,在外人看起來這份工作這麼這麼累又搞得全身是傷,為什麼還要繼續呢?老實說天底下有哪一份工作不辛苦的呢!不過,當你對自己的這份工作有一定程度的熱忱時,再苦都會覺得很開心、很值得並樂此不疲,也謝謝家人一路上的陪伴與支持,感謝我的父母從來沒有要我辭職換一份工作,但我知道老是看我常常這裡拉傷那裡瘀青的,爸媽還是有些不捨的,但在長期和家人分享工作、分享孩子每天的趣事與成長以及早期療育的概念,現在爸媽竟然也被我傳染出門會看玩具的習慣,有時候還會問我「這個玩具你的學生有沒有辦法玩?」,這一切的改變不全是我的功勞,而是可愛的學生們,因為他們的萌照收服了我爸媽的心。其實,不只我爸媽,小草莓們也收服了許許多多實習生的心呢!實習生總是會在有空的時候,再回來第一當志工服務,理由不外乎都是想念孩子們,想再看看孩子們的成長與進步。

※引導式教育是一種透過遊戲活動及日常流程的安排,將訓練及復健動作融入生活情境及早療課程中,強調以小組形式進行訓練,將動作分解成小步驟藉由節律性意向及小組動力,誘發服務對象的學習動機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