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一「那一天」來臨時,怎麼辦?

       不管刮風下雨,83高齡的劉爸每天總在公車站等待43歲自閉症兒子「小天」,從本會「放學」回來,以前父子倆還會去爬爬象山。後來,年歲愈長,爬不動了,劉爸每天接完小天,兩人就這麼走一小段路回到山邊的小公寓。

  「五年級末段班」的小天,壯壯的山東人體格,心智上卻是個童心未泯的大寶貝,「我要聽歌!」「我要擦(鼻涕)!」「我要沖!」「我要洗!」操著同樣帶有鄉音的口語腔調,他不時對著這個自小依賴的爸爸大喊:「煩人哪!」。劉爸說,「小時候他不理人、不講話,現在反而是,只要我在,就一直講一直問。」

  小天是劉家在台灣唯一的香火,劉爸經過戰亂流離,隨著國民政府來台,在工作退休前,劉媽媽的憂鬱症狀嚴重,十年多來他得內外兼顧,一肩挑起工作和照料妻子與極重度自閉症的兒子,備嘗身心的煎熬與辛勞。

  說起自家的故事,劉爸總是清描淡寫地,但旁人總是說他「命苦」,以前他不覺得,過了這些年,他的感覺愈來愈深:「以前常想孩子能照顧自己就不錯,但小天這樣子,我這麼大把年紀了,還得來料理他。」

  劉媽幾年前走了,父子兩人更相依為命。然而,人生的「路」總有走完的時候,劉爸的隱憂也浮上心頭:萬一「那一天」來臨時,小天如何安排?他唯一的希望是有個可以讓小天安身的機構~一個替代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