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準備班~入國小家長最常問的Q&A (1)

文/台北縣教育局 余詩萍

      當我參與鑑定安置會議時注意事項 ?

鑑定會議時,委員們會在心評老師簡要報告孩子的能力需求評估後,詢問您的意見,您有任何補充或是疑問都可以在會議中提出。另外,若孩子一同參與會議,請留意您描述孩子所使用的語言,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問題的、很差的。

若我的決定與心評老師或建議安置會議決議有不一樣時?我該怎麼辦?

如果你的決定和心評老師建議不同時,請務必親自參與會議,不管是誰都是為了孩子能獲得最好的學習與進步,您可以聽聽其他人員的建議,也可以充份表達您的考量,大家共同討論出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若您對會議的決議不滿意,您可以在會議記錄公告7日內提出書面申覆。

  此外,安置也不是一次定終身,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能力的改變,安置需求也會有所不同,若覺得安置已經滿足不了孩子需求時,也可隨時向學校提出改變安置的申請。

3.      進入國小就讀時,因大人都需上班,孩子下午課後照顧如何安排?

除一般安親班外,學校通常都會開辦課後照顧班,若持有身心障礙手冊可以免費參加;另外,本縣也有開辦身心障礙課後照顧專班,由特教老師負責課後照顧,這部份學校會視學生報名人數以及校內師資情形開辦,您可以主動向學校詢問。

4.      孩子該讀普通班還是特教班的選擇建議?如果普通班不適應可以回特教班?

孩子讀哪一種班級較適合,你可以跟協助評估孩子的心評老師作討論,一般而言,我們會建議孩子優先就讀普通班,普通班低年級學習重點是團體常規與基本學科能力的建立,更重要的是普通班提供與同儕人際的互動、更多語言的刺激,這些都是很好的學習經驗。有可能隨著年齡的增加,普通班課程的學習重點不同,而漸漸無法滿足孩子的學習需求,屆時也可以再重新提出改變安置的申請。

5.      如果孩子入學後適應不良,與老師溝通出現問題,該怎麼辦?

每個老師帶班風格不同,只要合理,家長應該支持老師,家長有想法或有意見可以大方到學校找老師溝通。但是溝通需要技巧,與老師溝通時建議對老師多予肯定,也多聽聽老師的想法。

  如果溝通仍有困難,建議請學校其他人員幫忙,如學校的資源班老師、行政人員等,由校內第三者更能協調雙方的意見與想法。

6.      孩子到資源班上課會不會被同學嘲笑?

不要害怕孩子被標記。當孩子的語言、行為或學業表現,確實和同年齡孩童有落差時,就算不參加資源班課程,還是會被同學和老師看出來的;孩子不接受特殊教育服務,障礙狀況並不會消失。如果孩子因為您的掩藏,可能無法及時獲得協助,而錯失學習的關鍵期,等到嚴重無法適應才開始求救,對孩子更是傷害。

7.      我的孩子很多東西都還不會,該不該幫他申請緩讀呢?

決定是否要緩讀時,您可以思考這一年您希望孩子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學科學習能力或是其他生活基本技能?這些能力是否非要透過暫緩入學才能獲得呢?或是可以利用一年級課餘時間加強訓練?除了認知與學業能力,孩子還有許多能力需要學習,在學校大環境中,仍有許多有助於孩子學習的因素,如:專業特教教師的協助、特教專業團隊的介入、與一般學生正向的學習模仿、訓練遵守團體的規則等,如果您的孩子亟需再一年的時間做好身心準備,您必須有足夠充分的計畫,與各個相關人員合作共同輔導孩子學習。

8.      我的孩子入學後會不會被同學欺負?該怎麼辦?

學校就像是一個小型的社會,會有各式各樣的孩子,您的孩子可能會交到很要好的朋友,會有關心、包容並照顧他的同伴,也有可能會遇到欺負他的同學。如果遇到孩子被欺負,您要讓學校的老師知道,並向老師瞭解事情的經過,請老師協助讓其他同學更瞭解您的孩子、接納您的孩子,而不是一味的處罰、禁止。此外,更重要的是教導孩子與人社交互動、保護自己並能在有需要的時候尋求他人的協助。

9.      我的孩子情緒控制不好, 發脾氣時會打人、咬人,該怎麼辦?要不要讓老師及其他家長先知道?

孩子有特殊的情緒行為問題,入學後更可能因為環境作息的改變而不適應,如果沒有讓學校事先瞭解孩子的特殊狀況,等到問題發生時,只會讓老師、學校更措手不及,建議您先讓學校的輔導視、特教老師先清楚孩子的狀況,請學校安排適合孩子人格特質的班級導師,並在入學前請學校邀請學前教師、班級導師、特教老師與您共同溝通孩子的需求,與遇到孩子失控時合適的處理方式。也可以透過班親會請老師向其他家長說明孩子的特殊狀況,不過最重要的仍是密切的與學校配合指導孩子正確情緒表達,讓攻擊的行為減到最少。